• 首页
  • 解决方案
    • IPv6整体解决方案
    • IPv6 DNS解决方案
      • 标识解析系统
      • 递归DNS系统
      • IPv6根服务器
    • 数据流通
    • 超算中心
  • 第三方服务
    • 测试认证
      • IPv6
      • IDS数据空间
      • Plugfest
    • 培训
    • 监测
  • 协同创新平台
    • 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
    • 刘东创新工作室
    • 先进网络国际创新中心
    • 粤港澳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
    •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
    • 北京亦庄-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创新中心
    • 澳门科技大学-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
    • 中国联通-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
    • 中国电信-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技术联合实验室
  • 产业推广
    • 论坛活动
      • GDTC全球数据技术大会
      • 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
      • 数据空间论坛
      •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
      • NCDC网络与计算开发者大会
    • 组织联盟
      • IIF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
      • 全球IPv6论坛(IPv6 Forum)
      •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中国能力中心
      • 开放SDN推广中心(OSPC)
      • 企业以太坊联盟(EEA)
      •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
      • IPv6安全工作组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中心介绍
    • 主任简介
    • 专家委员会
    • 资质荣誉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博士后工作站
  • 首页
  • 解决方案
    •         - IPv6整体解决方案
    •         - IPv6 DNS解决方案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标识解析系统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递归DNS系统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IPv6根服务器
    •         - 数据流通
    •         - 超算中心
  • 第三方服务
    •         - 测试认证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IPv6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IDS数据空间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Plugfest
    •         - 培训
    •         - 监测
  • 协同创新平台
    •         - 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
    •         - 刘东创新工作室
    •         - 先进网络国际创新中心
    •         - 粤港澳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
    •         -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
    •         - 北京亦庄-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创新中心
    •         - 澳门科技大学-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
    •         - 中国联通-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
    •         - 中国电信-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技术联合实验室
  • 产业推广
    •         - 论坛活动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GDTC全球数据技术大会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数据空间论坛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NCDC网络与计算开发者大会
    •         - 组织联盟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IIF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全球IPv6论坛(IPv6 Forum)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中国能力中心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开放SDN推广中心(OSPC)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企业以太坊联盟(EEA)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
    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 IPv6安全工作组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        - 中心介绍
    •         - 主任简介
    •         - 专家委员会
    •         - 资质荣誉
    •         - 新闻动态
    •         - 人才招聘
    •         - 博士后工作站

全球首个跨境数据空间标准IEEE P1988正式启动

2025年7月10日,在“2025数据空间创新发展研讨会”上,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联合国际数据空间协会(IDSA)、IEEE标准协会共同正式启动IEEE P1988跨境数据空间国际标准的构建。该标准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、安全、可扩展的数据流通和共享环境,确保数据在不同领域和地区之间的可信共享,完善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并指导相关重点行业跨境数据流通,构建全球数据合作新秩序。

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当下,数据流动正成为国家间、行业间协作的新引擎。然而,隐私保护、主权冲突、技术碎片化等问题却成为制约全球数据流通的关键障碍。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套通用、互信、可持续的数据交换机制,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。此次IEEE P1988国际标准的启动,正是在这一全球背景下应运而生。

IEEE P1988国际标准开启跨境数据合作新时代

启动仪式由IDSA董事会主席莱茵霍尔德·阿赫思、IEEE亚太区高级业务总监华宁、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共同主持。在三方的共同见证下,IEEE P1988国际标准正式启动。作为全球首个面向跨境数据空间架构的国际标准项目,IEEE P1988聚焦数据在跨组织、跨地域之间的安全流通和可信交互,为全球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树立方向。“IEEE P1988 跨境数据空间体系架构标准”启动仪式

莱茵霍尔德·阿赫思表示:“数据空间的互联互通,是实现全球数字协同的前提。IEEE P1988标准将为不同国家、不同平台、不同机构之间构建桥梁,让数据流动建立在信任与规则基础之上。”

华宁指出:“这是一个从规则、产业到技术标准的多维融合。我们非常高兴看到IEEE P1988的启动,它将成为推动全球数据合作的技术基石,不仅支撑当前的数据流通,更为未来的数据社会奠定基础。”

刘东现场表示:“IEEE P1988不只是某一地区、某一行业的解决方案,而是面向全球开放的共建平台。未来任何愿意参与数据合作的主体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中找到角色、参与治理、共享价值。”

构建可互操作、可扩展的跨境数据空间架构

IEEE P1988由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于2025年2月发起立项,并于3月27日获得IEEE标准协会正式批准。标准以“互操作性、信任机制、规则内生、隐私保护、跨域协作”为核心,面向包括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在内的多方数据主体,定义了一套通用的数据空间模型与接口协议,涵盖数据共享、访问控制、身份管理、审计追踪等关键能力。

技术架构层面,IEEE P1988基于IDSA国际数据空间架构和DSP连接协议,融合IPv6虚拟专网以及数据沙箱、隐私计算和区块链等多重数据保护能力,形成一个支持分布式部署、灵活接入、安全可控的数据互联平台。刘东在发布演讲中指出:“IEEE P1988标准是一套由技术架构与信任机制相融合的解决方案,致力于在保障数据自主权前提下,实现跨组织的数据共享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标准,推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基于信任、规则、技术融合的协作机制,让数据能够在规则内生、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价值流通。”

多场景试点验证,推动技术标准快速走向产业应用

IEEE P1988标准并非纸上方案,而是高度场景化与工程化的成果。目前,该标准已在多个行业场景中陆续开展试点验证,体现出强大的适配性和通用性。

在科研领域,基于该技术方案建设的“京粤港澳跨境科研科创数据空间”,面向相关科研机构,建立从数据采集、共享到跨域连接的完整链路。在产业领域,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试点项目业已规划启动,围绕“碳排放数据、电池护照、供应链信息”等跨境要素,构建可信数据通道。此外,在国际枢纽地区香港,也正在规划“国际跨境可信数据空间-香港站”建设,构建一个“规则开放、可信安全、传输高效”的数据流通平台,建立全球数据流通网络的关键节点。刘东在现场表示:“通过这些试点示范项目的探索,已形成技术标准和落地实践同步走的局面,通过工程试点快速验证技术可行性,也为未来向更多国家与地区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样本。”

从标准出发,走向可信共赢的数据未来

数据作为新型战略资源,正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结构与治理格局。其流通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,更是合规、信任与生态的系统协同。IEEE P1988所代表的标准实践,正是在回应全球化与数据自主权之间的结构性张力。

此次IEEE P1988标准的启动,是全球数据流通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,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跨境数据流通“无统一技术基准、无共识信任机制、无落地执行方案”的局面,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的制度化发展提供通用框架。

正如与会嘉宾在讨论中所言:未来的数据流通不应是风险博弈,而应是信任驱动;不应是规则分裂,而应是技术保障、标准共建。IEEE P1988的启动,是全球数据流通协作从理念走向体系的关键一步,未来跨境数据流通将真正迎来可信、高效、合规的新格局。

刘东最后表示:“IEEE P1988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标准,更是全球数据流通互信体系建设的起点,期待未来成为推动全球数据互信、合作共赢的底座。我们欢迎更多国际机构、产业组织和技术伙伴参与其中,共同推进一个可持续、开放、可信的数据未来。未来已来,唯有携手,方能共赢。”

解决方案
IPv6整体解决方案
IPv6 DNS解决方案
  • 标识解析系统
  • 递归DNS系统
  • IPv6根服务器
  • 超算中心
    数据流通
    联系电话:010-56381681
    联系邮箱:info@biigroup.com
    第三方服务
    测试认证
  • IPv6
  • IDS数据空间
  • Plugfest
  • 培训
    监测
    协同创新平台
  • 北京国际数据实验室
  • 刘东创新工作室
  • 先进网络国际创新中心
  • 粤港澳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
  •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
  • 北京亦庄-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创新中心
  • 澳门科技大学-下一代互联网国际研究院
  • 中国联通-下一代互联网联合实验室
  • 中国电信-IPv6新技术联合实验室
  • 产业推广
    论坛活动
  • GDTC全球数据技术大会
  • 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峰会
  • 数据空间论坛
  •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
  • NCDC网络与计算开发者大会
  • 组织联盟
  • IIF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
  • 全球IPv6论坛(IPv6 Forum)
  • 国际数据空间协会中国能力中心
  • 开放SDN推广中心(OSPC)
  • 企业以太坊联盟(EEA)
  •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
  • IPv6安全工作组
  • 关于我们
    加入我们
    法律声明
    页面版权所有: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      京ICP备09059086号-26